新婚初期,大部份夫婦都會以雀躍及愉悅的心情看待配偶及婚姻生活。即使二人日常習慣各異、觀點不一,彼此都願意以愛作出包容和接納,隱約說明只要以愛為基、此情不渝,就能超越一切問題。在這階段,二人的分歧彷彿在提供一個機會,彰顯彼此之愛深情真。但隨著浪漫期過去,夫婦二人本相盡顯、真我俱露,雙方之不同往往在不經意下逐漸化成衝突,愛與恨之交錯令夫妻時而糾纏難辯、時而壁壘分明;昔日以愛包容一切之情懷,似乎難以復現。
情意不變,理解各異
很多時,夫婦會希望對方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對待自己;若對方不需明示或暗示也能按己之意願來示愛,更倍感滿足。任何人對愛都有自己的憧憬,而這種對愛的不同理解和期盼,往往是夫婦衝突之源。
輔導室內之美儀感到丈夫對她的愛不足夠,抱怨地說︰「我希望他可以多抽時間陪我,多些向我主動表達關心。」
身旁的志權立即答道︰「我豈沒有陪伴妳呢?有多少個晚上,我放工後雖已疲憊不堪,仍陪伴妳外出;妳希望我做的,我也盡力回應,這不是愛,是甚麼?」
美儀蚹Y回應:「原來你的愛是如斯的勉強!」
夫婦一輪對愛的辯白和爭論,為輔導室帶來一刻充滿怨氣的沉隉C
陰差陽錯的誤解
結婚以來,志權勤力工作,力求令家庭安穩;每逢特別日子(如結婚週年、太太生日等),也會安排節目及禮物以作慶祝,故一直以來,他以為自己已盡力向太太表達關懷。但由於未有了解太太的內心需要,致令太太未能完全接收到自己的愛意,由是令她產生失望的感覺。對美儀來說,她渴望夫婦間多作傾心吐意的交流、丈夫多主動關心自己的感受,但丈夫偏偏是這種以說話來表達關愛的門外漢。故當太太抱怨愛她不足時,志權滿有委屈的感覺。
要避免這種陰差陽錯的誤解,夫婦間對愛的動機及表達方法之共同理解和接納是不可或缺的。或許,丈夫可首先了解太太之需要,嘗試用一些較易觸動對方的方法表達關愛,以免自己只像在空氣中搏拳,白費工夫之餘,徒添失望。況且,能夠學習以不同的方式表達關心,未嘗不是一種自我擴展。
另一方面,太太能確認丈夫之動機是十分重要的。否定一個善意的動機是一個既殘酷又具殺傷力的行動;相反,能肯定及欣賞對方的善意情懷,是推動對方不斷改善的最有效方法。能夠接納對方以其選擇的方式來表達關愛,是向對方表示尊重的一個具體行動。
步伐相同的遊戲
有人說︰「婚姻的目的不是要找一個理想的伴侶,而是要學習如何做一個理想的伴侶。」
夫妻相處,既可相生,也可相剋。本來沒有共同的語言,可以培養出共同的語言;本來各所持有,也可因為對方的情趣而改變。
姻婚像一個二人三足的遊戲,過程中二人需要不斷的揣摩、溝通、協調和遷就,否則只會出現一個走、一個追或一個拼命拉、一個痛難當的情況,即使完成遊戲,可能也會滿腹牢騷、氣喘如牛。這個遊戲不是要比試誰先到終點,而是看誰能領釵b過程中因相互合作和協調而帶來的共同喜悅。同步協調是夫婦一生中的共同課題,也是婚姻中奧妙和精髓之所在。